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孔孟之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429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典从风雅: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调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27 15:0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典从风雅: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调查》fficeffice" />

山东济宁是孔孟之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源。为进一步展示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整体风貌,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推动文化名市建设,市文联汪林同志编写了《典从风雅: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调查》一书,由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年出版。全书共25万字,150余幅图片。行文流畅、生动,可读性强;图文并茂,适合各种层次的读者阅读。最近荣获2008年度山东省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微信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15:10:47 | 只看该作者
 

《典从风雅》序言

 

刘成文

 

济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源。民间文学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史料记载,在济宁这方文化沃土上,曾相继经历了东夷文化、儒家学说、多元文化三次辉煌发展期,产生了底蕴深厚的始祖文化、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流传千古的梁祝文化、忠义刚烈的水浒文化、融南汇北的运河文化,还有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众多的文化类型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厚德载物的思想精髓,并在济宁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这些文化现象在济宁民间文学中都有所表现,无论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还是曲艺、戏曲等样式,都为济宁所独有,或最具影响力;它们在中国思想史、教育史、文化史、文学史、民族交往史、科技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这为我们进一步作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近年来,济宁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产业发达、城乡秀美、文化繁荣、民生殷实、社会和谐”新济宁这一战略定位,依托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实施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打响“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中国济宁”品牌,努力实现由文化大市向文化名市、文化强市的跨越。

自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工程以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对列入名录和其他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出了保护规划,明确了责任目标,加强了组织协调,落实了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使之得以传承和发扬。

我们知道,营造一个好的文化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努力,全体人民的维护,包括行政领导的扶持、专业人员的作为,人民群众的参与,此中自然少不了媒体的关注和文艺工作者的贡献。

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世间珍物多是易逝难留的,要想延续它们的生命,不在于少数人或短暂间的珍爱,而应当时时的关爱和永久的呵护。《典从风雅――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调查》的作者汪林同志,长期坚守在田野第一线,为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事业默默劳作,是守护民族精神家园的奉献者。今天,他把这样一部介绍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资源整体风貌的著作,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对于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宣传介绍济宁的古代文明,进一步提升济宁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民间文化的守望者,以舍我其谁的精神,把我们民族的文化使命放在自己肩上,用身体做围栏,保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作者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08-7-27 15:11:25 | 只看该作者
 

守住我们的“根”

 

王映雪

 

汪林同志是一位有成就的民间文艺家,与之相识,已是二十年前的事情。期间,由于工作的原因,经常打交道,也就成了朋友。汪林同志是一个纯粹的人,说他“纯粹”不仅是因为他的为人和境界,还因为他做事的认真和执著。这体现在他在民间文学领域里数十年不改初衷,孜孜不倦地耕耘。不断地田野调查,不断地著书立说,其中的艰辛与苦痛,自不会少,幸福与快乐也都在其中。他坚守着这块领地,之所以这样地坚守,除了他对民间文学的挚爱,还有一份责任。他知道,祖先们置办的“家业”我们得守住,得发扬。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现代化、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我们的传统文化正受到来自世界各方面的冲击,我们已经失去了以前的那份宁静。但是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要尽全力保护和抢救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这是我们的“根”。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所说:“本土的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民族特征的直接表现,民族凝聚力之所在。”然而要守住这“根”谈何容易,潮水一般地冲击,至使我们不能够做好任何准备,所以损失是巨大的。一座古建筑甚至一座古城池,几天内就被夷为平地,飘泊在外的游子,思乡心切,一朝返乡,家却没了踪影,成了永远的回忆;我们的身怀绝技的老艺人们正一个个仙逝,他们的超群技艺却得不到传承,真的成了“绝技”。试想,春节到了的时候,屋墙上还能挂上老人们喜爱的年画吗?窗子上还能贴上大姑娘小媳妇们围坐在炕头上用大红纸剪的窗花吗?春风吹来的时候,天上还能见到翻飞的五颜六色的风筝吗?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们还能听到老奶奶拍打着蒲扇哼唱的“小老鼠上灯台”的歌谣吗?我们的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在急速地消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抢救和保护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已成为国人的历史使命和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济宁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济宁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当中积累了大量的优秀民间文学作品,对这些珍贵的民间文学作品进行调查和整理,已是当务之急。汪林同志作为济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席,以抢救民间文化为己任,身体力行,不辞辛劳作了大量工作,《典从风雅——济宁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调查》这本书是一个明证和体现。

愿更多的有识之士为我们的文化,为我们的“根”尽上自己的一份心力。涓涓细流汇成江河,让我们共同努力!            2007/12月于济南

作者是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08-7-27 20:10:50 | 只看该作者



到现在还没有见到这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08-8-2 08:34:25 | 只看该作者
[em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2-4-22 19:00:49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受教了,支持支持























防辐射服哪个牌子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孔孟之乡-春秋论坛 ( 鲁ICP备06020822号-1  

GMT+8, 2024-4-19 19:45 , Processed in 0.2036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孔孟之乡-春秋论坛

© 2006-2014 SKIN BY KMZ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