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孔孟之乡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导航
搜索
查看: 7451|回复: 7

兖州历代名人录——《兖州文史资料》第二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 10: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共载兖州县上起西汉、下迄民国这段约二千年历史时期的名人三十三人。其中有精研儒家典籍的大师(若江公),抗击外侮的英雄(若陈汤),著述等身的学者(若牛运震);也有反抗压迫的起义首领(若乌三娘),不畏强暴、仗义执言的烈性汉(若刘不息、范淑泰),以写田园见长的诗人(若储光羲)和造诣精湛的书画家(若牛梦英);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而成“名”的悍将(若仙鹤林),由于其名声颇大,应属“名人”之列,也予收入。取材主要来源于各史、志,近代者如王景禧、周元英、乔洪钰、周之翰等为其亲属提供资料,由笔者整理而成。事迹只录其荦荦大者,排列以在世先后为序。

申阳

       西汉初人。秦朝末年,诸国兵起。申阳随大将张耳,甚受重用。曾率兵下河南,后又从项羽攻入潼关。以战功封河南王,驻都洛阳。刘邦称帝后,归汉。


丁宽

《周易》内页

       字子襄。西汉初《易》学大师。《易》也称《周易》,是我国古代通过自然现象推测人事变化的哲学书。宽习《易》精深,人称“《易》祖师”;又因在景帝时曾参加抗击吴、楚等七国叛军,有战功,世称“丁将军”: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清代《滋阳县志·师儒》引《汉书·外戚传》,说他是汉哀帝母亲丁姬的曾祖父,“家在山阳(郡)瑕丘”。他家本寒微,起初跟随梁国的项生到陕西杜陵跟大经师田何学《易》。他“读《易》精敏”,超过项生数倍。学成辞归的时候,田何向其他学生们说:“《易》的能手东去了!”丁宽走到洛阳,又跟当地另一位《易》学家周王孙学习《易》的古义,更得到了深造。后返里从事著述,写成《易说》三万言;并将所学传授给同郡砀人田王孙。田王孙又传授给沛人施讐、兰陵人孟喜和蒲城人梁丘贺。后世称《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实即丁宽的学派源流。详见《汉书》卷八八《儒林传》。


肖奋

       西汉初研究《礼》的著名经学家。《礼》是记述古代社会制度和讲求行止规范化的典籍,自秦“焚书”之后大部散佚无存。到了汉代,经过杜子春、高堂生等人的搜集、整理,分别写成了《周礼》和《仪礼》。《仪礼》为鲁人徐生所继承、传播,后来连同他的子孙都被征聘为“礼官大夫”。肖奋受《礼》于徐氏之门,尽得其传,他又加以阐发,传授给东海(今山东郯城境)人孟卿。孟卿又传给后苍。后苍也是东海人,宣帝时为《礼》博士,写成了数万言的说《礼》著作,名《后氏曲台记》,使《礼》得到了更大的传播。这时梁(今河南商丘)有戴姓叔侄二人,称“大、小戴”,大戴名德,小戴名圣,一同跟后苍学《礼》,成就很高。他们博采古《礼》佚文,分别写成《大戴礼》、《小戴礼》。《大戴》后失传。《小戴》一直流传下来,计四十六篇,就是今天的《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后世所谓的“五经”就包括《易》、《礼》、《诗》三书。兖州有“丁(宽)传《易》、肖(奋)传《礼》”的成说,加上稍后的“江(公)传《诗》”,才使这几部重要的儒家经典未被彻底毁灭。而丁、肖、江三位经师都是“瑕丘(今兖州市)人”。这可谓巧合,也可想见汉朝时候兖州文风的兴盛了。

江公

    关于江公,我们所知甚少。只知他是瑕丘人,曾从鲁国的申培学习《鲁诗》和《谷梁春秋》。在申培众多的生徒中,惟有江公一人能兼通二经,而且尽能后传,徒众最盛。当时申培的弟子多治《诗》,有治《春秋》的又多学《公羊传》,所以江公是《公羊传》的唯一传人。

  江公在汉武帝时候(前140-前87)被立为博士,他和著名 经学大家董仲舒同仕于朝。董仲舒能兼五经,但他讲《春秋》是宗《公羊传》的。汉武帝曾经让董仲舒和江公共同讲《春秋》,两人相互辩论,董仲舒口才好,讲得绘声绘色,妙语如珠,引人入胜,而且又能够迎合当时的政治形势和皇帝口味,因此深得皇帝的赏识。江公却认真严谨审慎,从不妄自解经,又不太善于言辞,对比之下,未免相形见绌。加上当时的丞相公孙弘也是一位《公羊》学者,他偏袒董仲舒,结果使董仲舒占了上风。于是武帝尊用《公羊》学家,《公羊》学大兴,《谷梁》学未能盛行于世。
《春秋公羊传》

  大约在那次辩论以后,江公就离开京城,回到瑕丘,依然设帐收徒,传授学问。从学者有鲁人荣广和皓星公,还有后来做了丞相的韦贤。荣广是江公最得力的门生,他天质很高,曾和《公羊》大师眭弘论辩,多次使对方陷入困境,无言以对。以致影响了很多《公羊》学者,转而学习《谷梁》。荣广弟子中有蔡千秋,所学最精,为后来《谷梁》学的振兴有重要贡献。

        公元前73年,汉宣帝刘询即位。宣帝的祖父刘据,是汉武帝的长子,后蒙冤被称“戾太子”而自杀。刘据曾从江公学习《谷梁》,爱好《谷梁》胜过《公羊》。刘询即位后,立志恢复《谷梁》学地位,当时推戴他为帝的韦贤在朝为丞相,自然也提倡《谷梁》学。自此学术风气为之大变。朝廷派人去瑕丘访问江公,此时江公已去世多年,于是征江公的孙子入朝为博士。

  江公之孙亦称江公,又称江生、江翁、江博士。他不仅兼通《鲁诗》、《谷梁》,对《孝经》也有研究,著《江氏说》一篇,是汉代四家《孝经》名家之一。江博士入朝后,开讲《谷梁》,从学者中包括大学者刘向。从此后就薪尽火传,《谷梁》学终于被传到今天。

  江公一家三代传授学术,对文化是有贡献的。遗憾的是他们的名字都没有流传下来。所以《滋阳县志》说:“江公三世以经师为博士,而史俱佚其名,可怪也。”《县志·古迹》又记有韦园和江公墓,韦园是江公向韦贤授经处。按韦园故址在今兖州城内中御桥南路东的红旗小学处,现存韦园街之名;江公墓已不祥具体所在,亦不知是哪 一个江公的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汤


    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陈汤少年时喜欢读书,作文思路开阔,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因家庭贫困,有时靠乞讨度日,所以陈汤不为乡里看重。后去京城长安,经人荐举,得官“郎”(皇帝的侍从)。他流浪到长安,认识了富平侯张勃,张勃觉得他很有才能,便向朝廷推荐了陈汤。在等待分配期间,他的父亲去世,陈汤听到了死讯,没有奔丧回家。那个时代对奔丧、守孝十分看重。陈汤就因为这件事被人检举为缺乏起码的孝道,不遵守常规行事,于是朝廷又谴责张勃,以他举荐不当而削减了他的食邑二百户,同时将陈汤拘捕下狱。后来又有人大力举荐,陈汤终于被任为郎官。陈汤主动请求出使外国,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汉元帝时,陈汤任西域副校尉,适逢匈奴骚乱,郅支单于借故杀死汉朝使臣谷吉,威胁汉朝边境,公元前36年(西汉建昭三年),陈汤与西域都护甘延寿率精兵前往征伐。陈汤沉勇机智,多策谋,好奇功。结果斩郅支单于首级,杀死太子以下1518人,生擒番目145人,收降胡兵千余人,解除了汉朝边境的威胁。元帝赐爵关内侯,官射声校尉。成帝即位,丞相匡衡上书,弹劫陈汤伐郅支时未奏请皇帝诏准而出征,陈汤被免官。后陈汤上书成帝,言康居王入侍太子并非王子。经验查,确为王子,陈遂以欺君罪下狱,当被处死。后,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辩解,成帝将陈汤赦出,削官为民。

    几年后,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上书请求援兵,成帝召见陈汤,策划退兵之计。陈汤复官为从事中郎,引为幕府参赞,商榷军机。后因受贿为人开脱罪行被罢官,在敦煌服刑,后迁至安定。议郎耿育上书为陈汤说情.皇上准许还都,后死于长安。数年后,被追封为“破胡壮侯”。

檀敷

       东汉末人。字文有。少年成“诸生”(即“秀才”)。家贫而志行高洁,有人给以生活上的帮助,“坚不受”。曾被举为“孝廉”,多次辞掉官府的征聘,在家研讨学问,设帐授徒,远方来求学的常数百人。灵帝时,太尉黄琼举荐他为“方正”,并给以“议郎”的职衔,不得已而就任,不久外放为蒙阴县令;终因不习惯官场生活,并与顶头上司“郡守”合不来,乃辞官返家;当时人们把他和张俭、孔昱、刘表等八位有道德、有影响的人合称做“八及”(“及”是有引人入正、受人敬仰的意思),享有极高的威望。檀敷晚年一贫如洗,子孙数人仅有一件长衫,谁出门只好轮替着穿,但仍“不改其乐”。寿至八十才死去。


徐彦伯

       唐武则天称帝时人。本名洪,后以字行。七岁能为文。及长以“对策高第”(考试成绩优良)授蒲州(今山西境)司马参军。当时司户(官名)韦嵩长于“判”(审定文字),司事(官名)李巨长于书(书法),而彦伯长于词章,人称“河东三绝”。武后诏考天下文士,彦伯试居首位,授与“宗正卿”的职衔。后来参加奉迎被武后废掉了的皇帝中宗李显复位成功,晋升为“给事中”、“太常少卿”;又参加撰修《武后实录》,封为“高平县子”。两次出任“州刺史”,都很有政绩。任刺史期间写了一篇歌颂祭祀的文章《南郊赋》,受到皇帝的赏识,诏入京为“修文馆学士”。后来年老辞归,对待他的寡嫂和孤侄很好,受到乡邻的赞誉。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去世。当武后专政时,朝野上下读书人多因语言不慎而遭到迫害,死亡、充军的很多。彦伯写了一篇《枢机论》,反复阐述“多言”的危害,力主“慎言”。《南郊赋》、《枢机论》二文均载清光绪版《滋阳县志·艺文》。《唐书》有“传”。

储光羲
储光羲画像

         (公元707~769) 瑕丘人,19岁(唐开元十三年)中进士,诏“中书省”试文章及格,任命为安宜(今江苏宝应西南)尉。公元741年(唐开元二十九年),因仕途失意不满时政弃宫而走,一度与王维隐居终南山纵酒谈诗。公元747年(唐天宝六年),储光蓑重登仕途,被授以监察御史之职。公元755年(唐天宝十四年)爆发“安史之乱”,翌年叛军攻陷京都长安,储光羲被俘,无奈接受叛军委职。肃宗李亨登基后,于公元763年平定叛乱,收复长安,储光羲被贬往岭南,他愤而辞官,以诗酒自娱。由于生活抑郁,远离故乡和亲人,精神孤寂,不久便客死贬所。
    储光羲是著名诗人,在京时和李白、杜甫、王维等人素有交往,诸家诗集中多有他的名字和事迹。晚年,其诗多写田园生活,清新流畅,有人把他比作晋代的陶渊明。储光羲著有大量诗作,有诗、文集七十卷行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5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慎


      唐代人,字寡悔。幼精读《春秋》、《战国策》以及“天官”、“五行”等书。通兵法,善骑射。初任折冲都尉,后以战功升任安州刺史,再升安、黄二州节度使。宪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改金吾卫大将军。因事贬右卫将军,后念旧劳复检校右仆射兼右尉上将军。死后,皇帝追赠给“太子太保”的职衔和“壮缪”的称号。《新唐书》有“传”。


房知温

       五代时人。字伯玉。传为唐太宗宰相房玄龄七世孙。少年以勇著称。初任赤甲都官,后归魏州马斗军。因随后唐庄宗李存勖征战有功,赐姓李,名绍英,为澶州刺史。天成元年(公元926年),拜泰宁节度使,次年为北面招讨使。屯兵卢台,镇守天平、平卢。以平叛有功再拜尚书左仆射,封东平郡王。在青州南城大兴士木,建造府第,沉溺于酒色。殁葬我县城北石马村。



张茂直



         张茂直,北宋初人,字林宗,兖州瑕丘人。父延升,以经术教授乡里。茂直方弱冠,慕容彦超据州城,驱之守陴。及周师破敌,拥城守者列坐,将斩之。有卒挟刃谓茂直曰:「汝发甚鬒,惜为颈血所污,可先断之。」茂直许焉。刃未及发,会得释。后励志于学。
       开宝中,州将器其为人,首荐之,且给钱五万,以助其装。二年,登进士第,解褐海州推官,进司农寺丞、通判泰州。为转运使韦务升诬奏,徙监梓州富国监。代还,自陈得雪。复通判静安军。军不领县,城闉之外,即深州之下博,茂直奏割下博隶焉。进秩著作佐郎。扈蒙荐其才,改秘书丞。
      会福州民讼田,命茂直按之,将行,留不遣。参知政事李至称其端实,命入益王元杰府为记室参军。王好学,多为诗什,遇茂直甚厚。虽受时果之赐,亦分饷焉。王尝遣使征诗,茂直援笔而就,甚称赏之。
       端拱元年,召对,赐金紫。数日,改度支员外郎,三迁本曹郎中。真宗居藩时,茂直与朱昂并在诸王府,每预宴集,屡因酬唱识其名。即位,选用旧臣,得茂直及昂,与梁周翰、师颃辈相继知制诰。茂直既入西阁,会元杰生旦,遣持礼币为赐,复至旧府,时人荣之。
       茂直淳至寡言,晚年多疾,才思梗涩不称职。改秘书少监,出知颍州。咸平四年,卒,年七十五。子成列,端拱二年进士及第;成务,比部员外郎。

       当时的大名士李至很称赏他的品学兼优,介绍他到益王(赵元杰,太宗赵匡义第五子)府当 “记室参军”(做掌管典籍、起草文件等事)。益王善诗文,工书法,藏书数万卷,与茂直相处极好。茂直经常在各王府参加宴会,诗词酬唱,文名甚盛,连后来继位为皇帝的真宗赵恒也和他颇有交往。真宗登基后,擢用他“知制诰”(起草皇帝诏令),进入朝臣行列。后来外放为颍州知府,咸平四年(1001年)殁于任所。《宋史》有“传”。


毕再遇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父毕进为岳飞部将。再遇“姿貌雄杰”,“武艺绝人,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他以父荫入侍卫马军司,“以拳力闻”,曾经受到宋孝宗召见,被赐战袍、金钱。然而,当时南北议和,英雄无用武之地,再遇性格慷慨激烈,在官场上吃不开,到开禧北伐的时候已经年近六十,论官阶不过小小武节郎(宋武将官阶自上而下有横行正使14阶,诸司正使八阶,横行副使12阶,诸司副使八阶。武节郎是诸司副使第四阶,总第38阶),论官职不过下级军官。毕再遇自北伐以来,仅八个多月,已自低级军官升为独当一面的大将,接替郭倪全面指挥淮东的抗金战争,这在宋代是极其少见的。开禧三年春,毕再遇回至扬州(今属江苏),又加骁卫大将军衔(正四品)。毕再遇派兵分头袭扰围攻楚州已数月的金军,金军终于不支而退。毕再遇改任兼扬州知州、淮东安抚使。嘉定十年(金贞祐五年,1217)四月,金军再次南犯。年近古稀的毕再遇,已无力效命疆场,升以武信军节度使衔致仕。不久病死,享年70岁,后赠太师、谥忠毅。



杨桓

杨桓书法

       元代人(1234-1299年),字武子,兖州人。少有大志,由诸生补济州教授,后召为太史院校书郎。奉皇帝命令撰写《仪表铭历日序》,文词典雅,赐金,辞不受,升任秘书监丞。至元三十一年(1294)拜监察御史。成宗即位,杨桓上奏章陈述时务大计二十一条,受到皇帝采纳,擢任秘书少监。参加《大元一统志》的篡修,事成归隐。大德三年(1299)召为国子司业,未赴而卒,年六十六。杨桓博学,精通古文字,著有《六书统》、《书学正韵》等书。工书法,尤精篆籀,在当时享有盛名,《环宇访碑录》有其数通篆书碑,而墨迹仅见篆书《无逸篇》。此帖入笔处笔,皆见笔锋,有别于秦汉以来小篆书的“尚婉而通”。但其修长的体势,圆润的笔致,还未离小篆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王思诚

         王思诚(1290—1357),字致道。其家在嵫阳南砂堆社,即今兴隆庄镇陋地村。他出身于农家,他的祖父王佑对他读书很不以为然,曾说“儿大,不教为力田,反教为迂儒耶?”意思是农民出身就该安分努力地种地,读书成书呆子有什么好处?但是王思诚自幼嗜书如命,又极为聪明,七岁时已能背诵全部《论语》。后来,他拜汶上大学者曹元用为师,学问大进,中至治元年进士,那年他三十一岁。入仕后做过管州判官,国子助教,翰林院编修等官,至正二年拜监察御史。
       王思诚任监察御史后,连续向皇帝上疏,表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当时京城一带连年自然灾害,旱蝗洪涝相继发生。他除上疏请求给予赈济救治外,还指出这些天灾的发生是因为人间有太多的冤屈:“尝闻一妇衔冤,三年大旱。往岁伯颜专擅威福,仇杀无辜;郯王之狱,燕铁木儿宗党死者不可胜数,非直一妇之冤而已,岂不感伤和气耶!”这里虽然是唯心迷信的说法,但不难看出,王思诚是在利用传统说法的掩盖下为民请命。又如他到檀州,发现那里官营的采矿炼铁工人生存环境极为悲惨痛苦。他们都是在押犯人,戴着脚镣,因为矿已停止开采,有司停了他们的供给,他们竟至啮草饮水以活,已有三十余人死去,濒死者又数百人。而监狱当局却胡乱编造些生病用药的记录,掩盖实情。王思诚说:“夫罪不至死,乃拘囚至于饥死,不如加杖而使速死之为愈也”,即与其让他们受这样的罪,还不如干脆就打死他们更好些!因此他建议对监狱瘐死犯人者应该治罪。还有,元初时候朝廷曾规定有专门负责运输粮食的坝户、车户和粮户,四十多年过去了,车船数已减少了一半,而运输任务却增加了一倍以上,弄得“一夫日运四百余石,肩背成疮,憔悴如鬼,甚可哀也。”他建议调其它地方的人户作补充,以做到“劳逸相资”。这些意见大都得到了采纳。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王思诚是一个充满爱心和人情味的官员,这是难能可贵的。
王思诚还善于断狱审案,多所平反。如在河北时,有多人联名告松州官吏,说他们诬良为盗,意图贿赂。官府逮捕了二十三人,但这些官吏喊冤不已。王思诚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是一起冤案。原来官吏中有一人曾抓过一盗,打了半死,这盗意图报复,方设此计陷害。王思诚反复对勘,终于弄清真相,逮捕了诬告者。在丰润县,他在狱中见一少年犯人,已是奄奄一息了,询问之下,才知这少年其实是被强盗欺骗裹胁的百姓,而地方官吏昏庸,屈打成招,竟治其罪。王思诚为他昭雪,又治了官吏之罪。在武乡县,他看到迎接他的监县行踪可疑,便私下对人说,此人必是赃吏。果然不一会有人来喊冤,王思诚说,“你是来告监县夺你的马的吧!”那人说是,别人称奇,王思诚说,“这监县穿破衣而骑骏马,非诈而何!”讯问之下果然如此。
       王思诚又是一个扎扎实实干事的官吏,他反对虚文浮词,只愿为百姓多办实事。他曾任河间路总管,所属真定境内的磁河连年决口,淹没农田村舍,百姓们流离失所,情景悲惨。但地方官吏因循推诿无所作为。王思诚到任后,亲自勘查水势地理,制订方案,征集民工昼夜施工,仅一月时间就堵上了决口,又修夹堤长十余里,堤上种树,河滩种庄稼,当年就获丰收。当地百姓对他十分感谢,呼为“青天”。正好这时候有人在田中发现了“嘉禾”。所谓嘉禾,其实是农作物的自然变异,如一茎多穗之类,但历来都被附会为是一方政治清明天降的祥瑞,也无疑成了地方官向皇帝邀宠献媚的好机会。王思诚一贯反对沽名钓誉,坚决制止向朝廷报告。
       陕西省有官员向朝廷提出一个方案,说是凿开黄河三门峡一段大山,可以打开河南和陕西的通道。这样的工程,在当时生产力的条件下,简直是一个神话,然而很多官员投皇帝的好大喜功之好,又怕得罪上司,谁也不愿说破。皇帝便下旨让王思诚会同陕西河南二省官员考察。这些官员们畏惧险阻,想以虚言浮词应付,王思诚大怒道:“当官的自欺欺人,怎么能令下属和百姓信服,又怎能对得起朝廷?诸君如怕苦就请在此少等,我自己是要亲自去考察的!”那些圆滑世故的官员们看见他发了怒,一个个惶恐无言跟他考察。那河滩上乱石硌落,山上小径崎岖,根本不能骑马,有时还要攀藤附葛,人人都弄了一身大汗,整整三十里,搞得那些官员们一个个狼狈不堪。然而终于得出了结论,所谓打通两省通道是一个不切实际的计划。王思诚奏报朝廷,此事遂作罢。
       至正十二年(1352),王思诚已是六十多岁。朝廷又任他为陕西行台,他以老病为辞,不允。这时候,红巾军起义已是如火如茶,攻下了陕西的一些州县。当时陕西危急,官兵无力打败义军,王思诚建议请驻河南的名将察汗贴木儿到陕西为援,但陕西驻军害怕客军来了会对自己不利,持反对态度。王思诚力排众议,指出河南陕西二省相互为唇齿的关系,终于调河南之兵力解了陕西之危,表现出王思诚卓越的政治才能。
       王思诚在陕西任职五年,多有建树,后来朝廷看他确实年事已高,不宜再在外省奔波,乃任为通议大夫,国子祭酒。他接命回京,走到河南地方,旧病复发,逝于客舍之中,终年67岁。
       王思诚死后,朝廷谥“肃献”,安葬于故乡南砂堆社祖茔。他及其父、祖、曾祖的坟墓、墓碑,文革前尚存。他的著作未见流传,仅《滋阳县志》、《曲阜县志》上录有其所撰碑文数篇。王家祖坟火神庙村南,在南砂堆北(就是人们好说的谷堆北)。


刘子钟

        明代人,字廷振,又字颐贞,滋阳县南沙堆社(今兴隆庄镇陋地村)人。祖籍玉田(今河北省),祖父官山东技察史,殁于兖州,其眷属遂安家于此。人们常以刘玉田来尊称他。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做过湖广布政司参议。他自幼对书画有很深的爱好和特殊天赋,见过一次的作品便可以背临下来。致仕后,在家以笔墨自娱,求书画者络绎不绝。擅长花卉翎毛,是对后来兖州书画界有相当影响的人物。曾绘墨竹四幅,分别描写竹子的风雨老嫩不同形态,十分精彩,被后人刻于石上,嵌在亭壁间,这就是他的故乡今兴隆庄镇四竹亭村名字的由来。现博物馆有《重修金口堰记》和《崔玘墓表》两座石碑,就是刘子钟所书。子钟幼嗜学,善书画。1442年(明正统七年)中进士,以部郎出任湖广布政司参议。归隐后卒,年73岁。着有待文集。今兴隆庄镇四竹亭村原有4块石碑,上镌风,雨、老、嫩四竹图,即子钟所绘,村以此得名。



任瀛


      明代西辛王社(今王因区境)人。字峄峰。嘉靖十四年(153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转兵科都给事中。为人刚直,崇尚气节,每议天下大事,慷慨激昂。久居言官,卓有建树,甚受皇帝和同僚们的器重。提升为顺天府丞,以副都御史出任郧阳(在湖北省)巡抚。后告老辞归,卒于家。其子彦棻、彦蘖先后成进士,为官均有政绩。父子三人俱进入了“乡贤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不息
       明代今城郊区刘家岗人。字体道。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放宝坻(在河北省)知县。官做得很好,擢升为“户科给事中”,历任“礼科左右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等职。明代朝廷有对官吏三年一次考核的制度,叫做“大计”。刘不息两次主持“大计”,都铁面无私,很受到僚属的敬服,没有人敢以私情希求他的“关照”,皇帝对他也特别倚重。当时发生了一个曾参后裔争夺“世袭博士”的案件。原来明王朝为了尊重儒教,除多次大修“三孔”外,又于正德五年(1510年)封授孔、颜、曾、孟四氏后裔为“五经博士”,子孙世袭。曾参是嘉祥县人,他的后裔因躲避战乱,在汉代末年就全部迁居到江西去了,所以“宗圣”(元代封曾参为宗圣公)博士无人承袭,一直推迟到嘉靖十三年(1534年)才在江西找到了曾质粹和曾嵩、曾衮兄弟二人。曾质粹闻命,立即返回故里承袭了“博士”职衔。而曾衮等因“生长南方、不乐北徒”,留滞未来。到了刘不息时代的隆庆年间,曾衮成了大富翁,又想使用金钱运动等手段争夺世袭权,一直闹到朝廷。掌管此事的“礼部”正在“众议不决”而曾衮大有胜利希望的时刻,刘不息细查了曾氏谱系,挺身而出,痛快淋漓地上了一道奏章,断定曾衮是“倚仗财势,冒袭圣裔”,义正辞严。礼部只好“从公复议”,驳回了曾衮的申辩,并“治其违命、冒袭之罪”。曾氏的“博士”仍由质粹后人承袭。想收受曾衮贿赂的掌权人也只好空做了一场发财梦。这道奏章的题目是《劾冒袭疏》,载入嘉祥《宗圣志》中。刘不息后辞官归隐,“卒于家”。牌位进入乡贤祠。刘家岗村北有墓。


鲍东莱

       明代东士娄社(今城郊区)鲍家林村人,有膂力,英勇善战,官任城卫指挥。嘉靖间,倭寇侵扰沿海,东莱督师驻松江。每出战,前树一白旗,敌见之丧胆,四散逃。后战于上海,被围,大呼:“我辈受国恩,当以死报!”与敌肉搏,杀数十人,终因寡不敌众,英勇牺牲。追赠都指挥,并于战处立祠永祀。


范淑泰

       明代城内北门里人。字通也。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兵科都给事中”等职。在朝勇于直言,不畏权要。有个“东阁大学士”(宰相)王应熊,很受皇帝宠信,结党营私,无恶不为,上下为之侧目。这时李自成起义军正以燎原之势兴起,攻陷了皇帝老家安徽凤阳府,掘了朱家的祖坟。安徽巡抚杨一鹏倚仗王应熊是他的门生,不仅不向皇帝及时回奏,却妄改出事时间,进行修复后才含胡上报。这在封建社会是犯有“斯君”之罪的,应当灭族。王应熊为他多方辩解、开脱,企图幸免。范淑泰却毅然专疏上奏王“欺诳之罪难辞”,“且劾其他受贿事”。皇帝仍袒护应熊,“释不问”,只把杨一鹏问了斩刑。淑泰虽没有参倒王应熊,但他的刚直斗争精神受到了朝臣们的高度赞扬。崇祯十五年(1642年),淑泰被任命为浙江乡试(考取举人)副主考。公事完毕回京,顺道返兖州故居看望父母。适值清军数万突袭兖州城,淑泰协助知府邓廷锡坚守数昼夜,城破被杀殉国,同死的还有他的两个弟弟淑谦、淑晋。邓知府亦殉。清军旋退走。明王朝追封淑泰为“太仆寺卿”,并在城内今中山东路给他建了两座石坊,额书“祖孙进士”、“父子同朝”、“忠孝名臣”、“万邦为宪”,大书法家王铎手笔。坊极雄伟,雕镂精致,俗称“范家牌坊”,“文革”时毁。


朱以海

       时代宗藩,鲁王朱檀九世孙。生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崇祯十七年(1644年)承袭,当年明亡,以海南逃至浙江,张国维、钱肃乐等迎居绍兴,拥立为鲁监国。清顺治二年(1646年),清军攻陷绍兴,以海退走沿海一带,一度避居金门岛,后至台湾,与郑成功会合,清康熙元年(1662年)病死。(以海病死台湾,见清李聿求著,《鲁之春秋》。《明史》载郑成功沉以海于海,实误。)


贾应宠

位于兖州的贾凫西墓

       贾应宠(1590~1 676) 字思退,一宇晋蕃,号凫西,又号澹圃,曲阜城南人。生于书香门第,其祖父为贡生,使之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但贾应宠却与科举无缘,屡试不第,至40岁时方考取贡生。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被任命为京师(今河北省)固安县知县。贾应宠为政清明廉洁,不畏权贵,关心民间疾苦,3年后升任部曹和刑部江西清吏司郎中。后来,因看不惯官场中诸多卑鄙龌龊现象,不适应阿谀奉承的通行作风,故而辞官归里。他向往田园牛活,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料回家后被曲阜知县百般侮辱和欺凌,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奏顺治帝,希望“仍补旧职”。时清朝廷正需明朝遗老遗少为官以利施政,遂准奏。
       1651年(清顺治八年),贾应宠进京补旧职,被派往福建汀州-带巡视。他相机请假返里,借故罢了曲阜知县的官,不久,再次辞官。
       贾应宠回乡后致力于鼓词的编写和演唱。他不图名利,也不为炫耀自己知多见广,而是对所见不平之事,借“木皮”这个“嘻笑怒骂之具”阐述见解,毫无顾忌地对历史人物评头论足,从唐尧虞舜说到秦皇汉武,深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争名夺利的丑恶奉质,揭露封建社会的不合理和传统观念的虚伪性。他或说于街坊市肆、诸生塾中,或说于宰宦堂上、郎曹之署,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世人称之为“木皮散客”。

贾应宠——“木皮散客”的木皮词

       贾应宠的离经叛道,不合时宜,遭到了当时权贵们的极力反对和百般侮辱,他却引言地说:“曾经万里长江险,些小风波只当无”。然而,他的生活却是“冬月寒天,荒村野店,冷炕无席,单衣不掩”。“一似那僵卧的袁安,嚼雪的苏武”。毕竟是孤掌难鸣,个体与社会无法抗争,他被迫背井离乡移居兖州府滋阳县,以一鼓一板继续演唱。1676年(清康熙十五年),贾应宠孤苦伶丁,客死兖州,葬于城西牛王村。他的“木皮散客鼓词”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被赞为“神工鬼斧之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乔世臣
       清代人。字丹葵,别字蓼圃。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雍正初任《明史》纂修官。后以吏部郎中出任嘉兴、杭州知府,旋擢浙江、江苏按察使,再擢江苏巡抚。曾在沿海兴办水利,并向皇帝提出“积谷备荒、储粮应急”的建议,深受嘉纳,被擢刑部、工部侍郎。卒于官。




牛梦英        清代人。字卓然,别字眉村。祖籍济宁。其上代牛黉明末做了鲁王女婿(俗称“郡马”),移家兖州城内钟楼街,后又于城南今牛家楼村建了别墅,成为“滋邑望族”。梦英少有文名,二十岁考秀才第一。雍正(1723~1735)初,被荐举为“贤良方正”(有道德、有才能的代表人物的一个虚衔),受到皇帝的召见。后任命为河南息县知事,很受民众爱戴。但不到半年,他却因不能适应官场的跪拜逢迎,辞归家乡,“以栽花种竹自娱”。他是当时著名的书画家,清代《县志》说他“尤工篆隶,苍古奇崛,兼及绘事,一空模拟……不必形似而精神如生”,“人得其片纸争宝之”。现兖州市文化馆和牛家楼村还藏有他的真迹,署名“别墅别人”,可推知他“归隐”后长住城南别墅,进行书画创作。不过旧社会的评论家却从维系封建伦理出发,片面强调他的“大节”,称之为“忠孝完人”,作了一篇《忠孝完人传》。大作渲染;而对他的书画成就,却只字不提。这是不足以描写牛梦英其人的。

牛运震
       (1706~1758),字阶平,号真谷,人称空山先生,滋阳县马青(今兖州市新兖镇牛楼村)人。虽仅在世52载,却跨前清康、雍、乾三朝,其高祖牛天铸、曾祖牛起宗、祖父牛洪范均为贡生,其父牛梦瑞亦为拔贡,家风世代敦厚,使其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十岁便能诵四经、撰美文,有“牛才子”之美誉。雍正初年(1723),在他十七岁时补选为县禀生,以文章文彩出众,声名远扬。1729年,选为拔贡生。1732年应顺天试,次年进士及第。1735年,山东奉诏举办博学鸿词科考试,山东巡抚岳睿选推他应试,显示出过人的才华和韬略。当时的许多硕学饱读之士与其相比亦略逊一筹,然而遗憾的是他到京都参加殿试时,却因其文章不符合体例规定而落榜。
  乾隆三年(1738),牛运震被授予甘肃秦安县知县一职,当时,京城的群贤公卿都对他到如此偏僻的外地补缺任职而惋惜,然而他却欣然赴任。秦安四面环水,西有陇水,牛运震到任后即带领民众开凿了九条河渠,使万亩旱田得以灌溉。县北的玉钟峡崩塌,致使河道堵塞,河水溢出损坏民居,牛运震招募民工壮丁,率领县内官吏及家属数百人,亲自监督疏理,一直奋战了四个昼夜,终于使河道通畅,沿河民众转危为安。在远离县城200多里地的西固,村民长途运输交纳粮食费时费力,长年拖欠公粮,胥吏强迫他们交纳,村民则成群结伙手持棍棒进行抗拒,牛运震单人单马前往劝谕,询问百姓疾苦和拖欠公粮的原因,村民请求用银子代替粮食,他经过考虑后答应了他们,西固的百姓再也没有拖欠的了。
  在任其间,牛运震明察秋毫,平反了许多冤狱。他还指导农民制作新式农具,学习先进的耕作方法,给贫困的农户以无息贷款,民众十分欢迎和拥护这样一们位父母官。他在县署东侧设立陇山书院,常到书院进行讲学,地处偏僻的秦安人民,由此开始倾慕求学,并有不少高中科举。秦安也因此被人们誉为“陇石邹县”。至今,上镌“真谷先生讲学处”的石碑犹存于书院旧址。
  由于牛运震治秦有方,功绩卓著,乾隆六年(1741),朝廷又令其兼任徽县知县,实践着他“从政为民”的夙志。乾隆八年(1743),他又兼摄了两当县县令,同时治理三县,事务更加繁忙,特别是由于地域广袤,听断十分困难,他特意在三县中心点的大门镇(别名小甘州)设堂办公,听讼断案。其五言诗《大门镇晓行》即描述了这段经历:
                落日微心道,遥林风未收。
                簿书妨月夜,鞍马任霸秋。
                峡虎饥难卧,江猿晚易愁。
                一身三县宰,憔悴小甘州。
  徽县多虎患,在牛运震兼摄县令的三年里,共招募壮士捕杀26只,从此后,徽县道路才畅通无阻。徽县民众为表感激之情,在其离任时特绘制了《驯虎图》赠送给他,表达了徽县百姓对牛运震的爱戴和崇敬。
     乾隆九年(1744),逢甲子乡试,牛运震被召赴西安任考官,因考核政绩优异,于次年调任平番(今甘肃永登县)知县。
  平番县地当要冲,要兵家必争之地,屯兵3000余人。牛运震到任后采取对外友好、对内安抚、恩威并重的政策,取得显著成果,威信大增。他还针对此地常受干旱威胁的现状,兴修水利,发动民众治县城东南的咸水河,开浚渠道十余里,使附近180余顷农田得到灌溉。乾隆十二年(1747),县城东南玉道岘等五个地方发生饥荒,他带头捐粮200担,使遭受饥饿死亡威胁的百姓得以拯救。后来当地百姓为表感激,每人捐献了一文钱,做了件“万民衣”,并把剩余的钱兑成银子,一起赠送给他。牛运震再三推辞不下,收下了“万民衣”,银子则分文不受。
  地处甘肃东南边境的固原,是提督衙门所在地,这年其内部发生了兵变,乱军攻占了提督府,掠夺居民,抢人钱财,情势十分危急,陕甘督抚调大军来到平凉,在镇压前,闻听牛运震足智多谋,便急召其前来献策,牛运震劝两位大人镇静行事,先不要带大兵进行剿杀,而是远远地屯兵于城外作为后援,他命令和说服被俘乱兵回营游说,并向他们亲授良策,他们依计行事,果真说服了一大批乱军,捕获了乱军首领并交出城外。之后,巡抚和总督却又采取了新的镇压,派了一个姓任的游击将军进城抓捕了300多名叛军押出城外准备处斩,使恐惧万分的其他乱军又要发生新的骚动,牛运震挺身而出,请示督抚释放无辜者,并亲自入城安抚,请缨审理此叛乱事件,除对首犯3人和主犯10人判斩立决和秋后处斩外,对协从者进行了赦免,将这次叛乱兵不血刃地平息了。督抚大人通过这件事对牛运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极为欣赏他的才华,又任命他兼摄了古浪县县令。
  然而,黑暗的封建官场是难以容忍这样一位正直、廉洁、博学多识、能力超人的官吏仕途通达的,兼摄四县的一个七品县令,却令一些州官感到威胁。乾隆十三年(1748),正当上级将他列名提升的关头,那些人却抓住先前受“万民衣”一事,对其进行弹劾,其结果让牛运震目瞪口呆,不仅未被提升,竟然还被罢免了所有的官职,一时间,心中之委屈、愤怒可想而知。然而,牛运震的骨子里终究是来自孔孟之乡的文化人,他的愤懑变成了坦然。离任时,平番县百姓近千人夹道哭送,然而他为官十年,却清贫到最后凑不足回家的盘缠,其廉洁程度已达到令人不可思议的程度。史学家慕寿祺曾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前清一代,甘肃州县以牛运震为第一。不闻旌异之典,反为宵小所排。古今政治之不同类如此。”上级官员有与他交好同情者看到此状,深为感慨,将其聘为阜兰书院主讲,以积聚归乡之资,因其常识渊博,教学有方,深得学生钦佩,等到先生回归故里时,竟有学生不远千里步行送他到西安灞桥方才返回。
  牛运震回到兖州后闭门研习经学,和家乡的学儒探讨交流治学经验,并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天下名士,其间还曾主讲过晋阳、河东两书院,深受山西、河南两省教育界推重,尊称其为“空山先生”。这时牛运震已彻底完成了由一个封建官吏向一代鸿儒的嬗变,他对学问的研究和著述亦开始进入博大精深的黄金岁月,然而天不假年,就在空山先生刚开始实施他“贯穿万家,删拾前吏”、写成几部“永为典记”著作的计划时,却于乾隆二十三年(1758)正月二十二日酉时溘然长逝,年仅53岁,这是兖州的遗憾、历史的遗憾、文化的遗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乌三娘

     (约1754—1774)清代山东农民起义军女将领。兖州(今山东兖州)人。清水教(白莲教的支派)首领王伦的义女。原为江湖艺人,善使双刀,骑马突击。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从王伦在寿张(今阳谷)起义,英勇善战,常充先锋。后在临清旧城巷战时,她跃登屋顶,指挥战斗,中枪牺牲,年约二十岁。


仙鹤林

      清代西大南社仙家宫村(今大安区郭家宫村)人。字鸣皋,别字湘南。年二十入行伍,后任临清把总。乾隆三十九年因镇压王伦起义有“功”,历升东昌千总、德州守备、广西浔州都司。继而进剿湖南苗民吴登龙、石三保、吴老养以及西北回民等起义军,皆勇悍异常,屡建“奇功”,被清王朝先后授予甘肃河州镇总兵、湖南提督等要职。后因上奏章措词不当,被降为河北镇总兵。清代《滋阳县志·名臣》说他“起卒伍勇冠三军而喜交文士”,“百战致位大帅而不嗜杀”。虽多美化,但足证他在清代确曾显赫一时。他“老疾乞休”,统治者给他在城西某村建了府第,后病死于此。村后改称老府庄。



张性梓

       清代人。字文麓。状貌奇异。少年考秀才第一。嘉庆戊辰(1808年)中举人。应大学士(宰相衔)两江总督济宁孙玉廷的聘请,随赴南京,在“总督府”做孙的家庭教师。他借此时机既饱览了江南山川景物之胜,又结识了许多通人硕彦和湖海名流,大大开扩了胸襟和眼界,文思也随之“大进”。数年后返回兖州,主讲东鲁书院,课余以诗酒自娱。与同榜挚友李中和齐名,人称“张李”。著有《绀珠堂诗文集》若干卷。下录其《青莲阁落成》诗一首云:
      沈香亭子化为尘,花萼楼空草不春。
      独有仙人留胜地,为开画阁映通津。
      西江牛渚祠依旧,东鲁龙堤迹尚新。
      儿女一龛香篆霭,夕阳流水护诗神。
      他这首诗不仅对李白在我县的遗迹作了怀念和叹赏,而且通过它使我们知道“青莲阁”的大约建筑时间和地点,并且当时连同他的子女也是塑像“同祀”的,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李中和

       清代人。字春晴。祖籍登州(今蓬莱县)。其父曾为登州军帅幕僚,后随帅迁任兖州,定居我县。中和少年嗜学,博览郡籍。就读于东鲁书院,受到山长(书院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大名士陈顾联的器重。与张性梓同科中嘉庆戊辰(1808年)举人,两人同负盛名于当时,合称“张李”,数十年间成为我县文化界的代表人物。他不满意科举制必须熟习的八股、试帖等所谓“章句”之学,而把精力大部用在经史、文艺的研究上。光绪版《滋阳县志·文学》称他“精熟《文选》”,“好为沈博绝丽之文”。他对“五经”、“四书”等儒家经典著作都作过深入细致的探讨和考证,特别在《易经》方面成就最高。著有《翼声堂〈易〉言》四卷、《四书讲义》二十卷、诗文集若干卷。跟他求学的人很多,后来官至“翰林院修撰”的孙毓溎(济宁人),进士及第后为雅州知府的张庭桦(兖州西关人),都是他的学生。


王景禧
王景禧照片

      (1867—1932),字燕泉,号石荪,滋阳县(今兖州市)中御桥西人。王景禧自幼聪颖好学,得其祖父王薪传(曾任河南襄城知县)、祖母牛氏(名进士牛运震玄孙女)教诲,学业大成。光绪十四年(1888)中举,次年中恩科进士。光绪十八年(1892)授翰林院编修,民国11年(1919)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长。
       王景禧生于清末,逢乱世之秋,少年时期便有“修身治国平天下”志,考取功名后,清廉自守,勤谨秉公,他曾自比陶渊明,想要营造桃源盛景。但在那腐败的清末和战乱频繁的军阀时期,王景禧的政治抱负是难以实现的。他同情“戊戌变法”,崇尚维新,与康有为结下深厚友谊,诗文酬唱,书信往来。1914年,康有为亦曾来兖探望王景禧,并为其小花园亲题“ 园”二字,上题“砚泉贤兄高蹈隐居之所”,下署“南海康有为题”。由此可知,王景禧的思想是倾向维新的。
  王景禧注重教育,清末曾任直隶学校司总办高等学堂监督等职,亲手拟定学校章程及各科课程,聘请品学兼优教员,数、理、化等自然科学均请美、日籍人士教授,迎合了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时代潮流。民国初年,他又主持山东优级师范及高等农业两校,为山东教育作了了自己的贡献。

  作为封建社会科举出身的进士,王景禧诗文俱佳,著述甚丰,著有《金石释文》、《汉瓦当文字》、《瀛谈剩语》、《日游日记》、《园诗录》、《宫井词》等。其中《宫井词》一诗传述八国联军入侵时珍妃被害事,在京津一带广为传育,风靡一时,有人认为可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媲美。
  1932年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策划下建立伪满政权,其“总理”郑孝胥写信给王景禧,劝其前往任高职,王景禧撕信大骂“汉奸”,愤然怒斥,保持了高贵的民族气节。是年冬王景禧因病在天津与世长辞,灵柩运回兖州,后葬于七里铺。后人将铭记着一代翰林、兖州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王景禧那平凡而光荣的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0:5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孝恪

        (?一1889) 字宾三,又字慎夫,兖州城内中御桥北街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中进士,留京任户部主事。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病死于北京。

      陈孝恪自幼聪颖好学,颇爱诗文。曾写有大量诗作。病故后,其胞兄陈孝恭以几年功夫搜集其诗稿数百首,后编成《养松堂遗诗》1卷,1921年铅印出版。其诗古、近体俱备,佳句颇多。李经野为《养松堂遗诗》作序时赞扬其诗“冲淡温厚,雅近王孟”;高熙哲在序言中赞道:“读其诗乃真得储侍御之神与骨者”,并把陈孝恪比作唐代境内著名诗人储光羲,评价很高。

       陈孝恪为人正直,不善钻营,任户部主事后,一直末得到升调。其家境贫寒,儿子之幼小。病死后,同年好友李经野、王仪珊等人凄钱将其尸骨运回兖州,予以安葬。




周元英




    清末时人。字仲三,晚年自号鸿雪老人。咸丰九年(1859)生于城内南门里街。幼家贫,常忍饥去塾读书。本名冠英,考秀才时主考召见说:“你这一寸帽子可以摘掉”。乃改今名。以岁贡生授武进(今属江苏)知县,历任常州府五品执事、定武军坐查等职。热心教育,公余设帐授徒。1915年周元英五十六岁诞辰时,学生们给他送了一面匾额,书“瓣香心奉”四个大字,表示对他的崇敬。后死于任所,生徒百余人护送其遗体来兖,极尽哀悼。元英特擅书法,为一县之冠。工诗词,兼撰写笔记小说,著述惜多散佚,所存惟《滋阳县乡土志》四卷,原稿现藏山东省博物馆。此书成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当时因急于赴定武任,未及付梓。其内容分“历史(沿革)”、“人物”、“户籍”、“民族”、“宗教”、“实业”、“地理”、“物产”等,总约7万字。除“人物”与光绪版《滋阳县志》稍有雷同外,其他多可补《县志》之不足,有较高的资料价值。据作者在“后记”中透露,此书是应新任知县吴某的嘱托而编写的,“竭数月之力,依例采录,按目考查,剔抉爬罗而稿粗就”。在数月内写成这样的一部书,其学力之深、毅力之强皆可想见。1985年,兖州县史志办公室曾专人赴济全文抄录。后由地名办公室毛笔恭誊,装订成上下两册,是为兖州市孤本。


乔洪钰


       清末兖州城内乔家街人,字芷香,号樊园。乔氏祖籍泗水,明代迁我县,世代书香,成望族。洪钰叔父毓沣,字润芑,光绪时举人,任即墨训异。洪钰幼年随侍就学,聪敏勤奋,尽得家传。后返兖,攻读愈力,中已酉(宣统元年,1909年)科拔贡。拔贡是明、清科举时一个较为罕贵的功名,须从廪膳生员中择优录取。每隔十二年(酉年)才“拔”一次,每县只“拔”一人。其地位高于秀才,次于举人,可以外放七品知县。洪钰不乐于做官,得中后在家读书治学,精研经史百家典籍,尤肆力于读、古文辞,且擅书法。城乡求撰写寿屏、祭诔、碑文、联幛的常接踵于门。因而文名大著,凡有事人家竞以获得“乔拔贡”题名文翰以为荣耀。洪钰早在康、梁变法时即接受改良主义新思想,曾遍览《饮冰室》、《天演论》等当时进步译著,后带头剪除发辫,以示革新。清末民初,先后被聘为兖州府中学堂、省立甲种农业学堂、省新第一师范学校《国文》教员,执教十余载。1928年冬,为甲种农校毕业典礼致训词,演讲过于激动,下台就座后突然晕倒,竟不起,年五十六岁。其生前诗文稿多散逸。近其子树桓、树楣通过搜集追忆,辑成《樊园遗诗抄存》一册,约近百首。其中以七律《二十老》(“老农”、“老将”、“老友”、“老妻”等)诗最为脍炙人口,每章各具特色,酣畅淋漓,现我县有的老年文人还能背诵。



周之翰


民国时城内今长安居委会白衣堂街人。字玉坡。1880年生。少年负大志。博览数、理新知译著。先后投考武备学堂、警官学校、师范讲习所,皆以优异录取。后选定“教育以救国”道路,入师范。毕业在本县任教,勤慎职守,同事奉为楷模。1928年军阀据城,兵火之余,周独在关帝庙创办露天学校,各县仿行。1934年,随山东省教育考察团巡行南北,在南京与陶行知、俞子夷、何思源等教界名人共商改革大计,发表论文有《中国乡村教育刍议》、《儿童心理学研究》等,皆为时人所重。“77”事变后,杜门不出,蓄胡示志。自书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句悬于卧室,以明仇敌爱国心迹。wei政府多次征聘,皆以目疾辞避。后借用万字会长唐某私房,义务创办私立女子小学一处,读经习字,不与敌伪合流,坚持两年余被迫停闭。从前跟他上过学的伪济南道尹宋介,曾派其秘书长持重金专车来兖,敦请“恩师周先生”赴济“襄助”,即报“师恩”。周掷钱大骂,来人大讨没趣返。1945年抗战胜利,周已年近古稀,于欢庆祖国光复声中逝去。家境素贫,发不起丧,幸赖商、学各界人士孙惠溥、仙仲春、马崇璋等人发起,由刘祥彬执笔写了一篇《为周玉坡先生丧葬募捐启》,大家捐助了些钱,才理葬了他的尸骨。当时的滋阳县政府于公祭时送了一副挽联道:
抱松筠习性,守金石行操,峥嵘六八春秋,不愧炎黄后裔本色;
培杏坛桃李,育国家栋梁,耕耘三十寒暑,凭添教育事业光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孔孟之乡-春秋论坛 ( 鲁ICP备06020822号-1  

GMT+8, 2024-12-13 02:10 , Processed in 0.1611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孔孟之乡-春秋论坛

© 2006-2014 SKIN BY KMZX

返回顶部